无线头戴咪成都厂家|领夹咪的使用方法|头戴咪如何调试
公司地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科分院计算所北楼508室
电话: 66961438
公司:www.honvec.com
领夹式与头戴式无线话筒的特点及应用
无线话筒的出现,使话筒的使用者(歌手、乐手、演员或演讲者)摆脱了导线的束缚,从而大大扩展其活动空间。早期的无线话筒是仿照传统的有线话筒的造型和工艺,几乎清一色都是手持式(handheld mic.)产品,虽然在重放音质和发挥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(如利用近、讲效应)方面,手持式话筒具有一定的优势,但由于占用了演员(或演讲人)的一只手,加上对使用者面部的遮挡,影响形象,使人们总感到有点不便和美中不足。随后出现的领夹式话筒(lavalier mic.)特别是近年流行的头戴式话筒(head-worn mic.),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点因而逐步受到广泛欢迎,成为了话筒家族中崭露头角的“新宠”!
1、夹式无线话筒
夹式无线话筒的发射机挂在演员的腰间,与话筒极头之间靠电缆连接。通常都选用全指向性极头,并且具有特殊设计的防振装置,以减少话筒和话筒电缆与使用者衣服摩擦产生的噪声。为了进一步减少这种有害的噪音,话筒使用时也有一些技巧。例如在佩戴话筒时尽量避免话筒头与衣服的摩擦,利用话筒夹使电缆相对固定,并且使电缆与话筒头的接头部分不要受到电缆拉伸的影响。
由于语音信号的高频成分辐射方向朝向嘴的前方,话筒夹在胸前拾音会有高频信号的损失,因此领夹话筒的频率响应有意设计在2—7 kHz通常有8—10 dB的提升,提升峰点在5 kHz处,这种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衣服遮蔽所带来的高频损失。另外,由于胸腔的共振,男性700 Hz和女性800 Hz处会有频率提升现象,一些领夹话筒采用声学或电学的方法对这种提升进行均衡。
夹式无线话筒的发射机挂在演员的腰间,与话筒极头之间靠电缆连接。通常都选用全指向性极头,并且具有特殊设计的防振装置,以减少话筒和话筒电缆与使用者衣服摩擦产生的噪声。为了进一步减少这种有害的噪音,话筒使用时也有一些技巧。例如在佩戴话筒时尽量避免话筒头与衣服的摩擦,利用话筒夹使电缆相对固定,并且使电缆与话筒头的接头部分不要受到电缆拉伸的影响。
由于语音信号的高频成分辐射方向朝向嘴的前方,话筒夹在胸前拾音会有高频信号的损失,因此领夹话筒的频率响应有意设计在2—7 kHz通常有8—10 dB的提升,提升峰点在5 kHz处,这种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衣服遮蔽所带来的高频损失。另外,由于胸腔的共振,男性700 Hz和女性800 Hz处会有频率提升现象,一些领夹话筒采用声学或电学的方法对这种提升进行均衡。
2、头戴式话筒
头戴式话筒(head-worn mic)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无线话筒品种。人们从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中可以看出话筒技术发展的动向。早期的歌舞节目普遍采用手持式无线话筒,相声和乐器表演则是用支架话筒。随后部分语言节目如小品等逐步采用领夹式无线话筒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由于头戴式话筒的拾音头靠近嘴边,可以配以心形或超心形话筒,拾音效果越来越好,且不易啸叫,特别是造型日益小巧别致,加上人们的审美观念变化,早期曾认为耳边挂个东西不雅观,现在反而觉得挂个新潮的头戴话筒够“酷”。央视春节晚会上包括歌舞、演唱、语言节目,以及电视台的“星光大道”、智力竞赛甚至访谈节目,也都越来越多地采用头戴式话筒。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刘欢与莎拉·布莱曼的二重唱是选用手持式无线话筒;而闭幕式中宋祖英与多明戈的二重唱则是选用头戴式话筒。
在更广泛的领域如培训、教学、导游、展览讲解,健身领舞、现场指挥等,也日益普及使用头戴式话筒。
头戴式话筒的拾音头有全指向性及单指向性两种,前者佩戴时只要把拾音头调整在嘴巴左右两边,距离嘴角约一个指头的距离,并与嘴角保持垂直的方向,就可以避免气爆杂音,达到最清晰的音响效果,后者的拾音头因具有指向性,在现场演唱时,比全指向性的话筒具有较丰富的低音及较宽的动态范围,音质更佳,但是拾音头的佩挂方式也相对地更加挑剔,除了灵敏度会因距离嘴巴的远近而改变之外,拾音头的近讲效应与气爆杂音的反应也比较敏感。理论上,拾音头位于嘴巴正前方的音质,但是这个位置对演唱者的“形象”似乎稍有影响,且容易受到气爆声的干扰,所以通常建议还是避开嘴巴的正面到下巴的中间的位置会稳当些。经验证明,把话筒拾音头的正面与嘴角保持约一个指头的距离,并与嘴角保持45°左右的水平方向是较理想的配挂位置,可以避免气爆声的破坏,又能展现的灵敏度与音质。
宏威视听-技术创造价值!
打造西南地区最专业的音响销售平台
会议系统
专业音响
中控系统
3D影院